首頁 | 網路雲 | 紙記憶 | 貓眼看世界

[越南] 如何認識一個有深度的鄰居

Friday, June 19, 2009 | 0 個comments
貓按:本文是我為貓頭鷹出版的新書「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」所寫的推薦序。這是我花了十年時間,才終於完成的出版心願。

 ※ ※ ※

第一次去越南是十年前。回想起來,當年在河內感受的文化衝擊,至今仍然激盪不已。

十年前的河內,沒有摩天大樓、豪華房車,也沒有入夜後五光十色的夜景,你完全看得出來那裡是開發中國家,可是在市中心「還劍湖」邊,我卻看到成片栽種、數量驚人的梧桐樹林,把酷熱的驕陽完全阻擋在林蔭華蓋之外。

漫步湖邊,你很難想像自己正走在一個共產政府統治下的首都。那樣沁涼、悠然的小資風情,別說台北沒有(真的,大安森林公園的樹完全被比下去了),連在巴黎我也沒見過(因為我是冬天去巴黎的:P)。

一個開發中國家,卻有一個世界級的湖邊林蔭公園。那不只需要一、兩百年樹木生長的時間,也需要跨越那些時間、數度轉手的執政者悉心維護。梧桐也許來自法國的殖民統治者,但那湖邊漫步的風情,卻是懂得珍惜的人才能保留的。這是我的第一個衝擊,為什麼越南看起來好像很落後,可是某些優雅的氣質卻又先進得讓人驚嘆?

作為觀光客,我帶著無數問號結束旅程,回到焦躁忙亂的上班生活。我曾經想找人寫一本關於越南的書,不要只是旅遊指南,而是更深入的文化與歷史的百科,讓一個不是為了考試,而真的想知道這個國家的人,能有個深刻一點的入門。可惜多年來我始終沒有進展。

直到去年中時電子報請我擔任部落格大獎的評審。在那個機緣裡,我才驚奇地發現了洪德青。這個台灣女兒隨夫暫駐越南,卻充分發揮同情和好奇的精神,深度地報導她在越南看到、經歷的各種細節。我不只在她的文章裡發現多年前疑惑的解答,也跟隨她的眼睛看到一個迷人、豐富,同時也帶著滄桑的國家。

例如她寫越南兩百年藝術發展的因緣,意外解開了我當年在河內街頭的疑問:為什麼河內有這麼多賣畫的畫廊?原來那背後既有殖民者的「恩賜」,也有教育家的遠見,和民族文化傳承的辛酸。千般滋味盡在文章之中。有紮實的學術訓練,可是又有部落格寫作的親切,還帶著作者獨特的人文關懷。寫人情時,溫暖有餘味;寫飲食時,歷史也在其中,完全突破了浮光掠影的相片圖說式旅遊報導。

我在評審感言中忍不住說:「你如果要去越南旅行,請記得先看過《南向跫音 D.V.W.~》(這是作者的部落格名稱),那會讓你從一個越南觀光客,變成一個可以體會越南文化深度,感受歷史憂歡的深度訪客,贏得十倍的收穫。」

洪德青一直說要謝謝我欣賞她的作品、願意幫她出書。我一點也不同意她這種想法。

應該是我謝謝她,而不是她謝謝我。她的研究與寫作,不只解答了我多年來對越南的諸多困惑,也帶給我其他更多知識的驚奇。讓我真正看見一個我們以為只是「出產越南新娘」的國度,背後那從不為我們所知悉的歷史滄桑與文化深度。

是德青給予我們可貴的知識與故事,帶我們穿越語言與文化的隔閡,真正領略一個民族內在的豐饒。

我希望這本書不只是背包旅行者出發前研讀的經典──雖然本書毫無疑問當得起這種功能;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提醒我們每個人,越南不是一個比我們窮、比我們熱、比我們次一等的熱帶國家,她是一個跟我們一樣曾經遭受殖民統治,有無數滄桑歷史,同樣擁有豐厚的文化傳承,並且也充滿行動力的國家。

然而我私心裡還有個期盼。

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所有來自越南新嫁娘的「新台灣之子」,一個認識「媽媽的家鄉」的機會。我們的教育政策沒有給他們任何學習「母語」的便利,因此他們無法從越文書籍認自己母親的故鄉。本書可能是唯一的機會,讓他們了解,母親的故鄉不是那個被鄰里所嘲諷,被偏見所輕慢,被學校教育所遺忘的落後地區,而是一個充滿深度,值得驕傲的出身之所。

我希望這本書是台灣與越南,相互理解的新觸媒。

0 個迴響 to "[越南] 如何認識一個有深度的鄰居"

Post a Comment